领导嘉宾

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校长 徐伟新

        同志们上午好,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的7·1讲话中指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在5000多年文明的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浸润着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作为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是我们在当今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因此增强文化的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意。
        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都不同,发展的道路也都带有各自的特色。增强文化自信不是要排斥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相反,恰恰是要在坚定自我特色的基础上,充分的吸收融合人类所有的优秀文化成果,加强与各种文明的交流。文化自信当然离不开文化载体,在所有的文化载体中,语言文字是最基础、最关键的载体。
        前几年我带着学员到河南去进行体验式教学,我参观了中国文字博物馆,为我们祖先的智慧感到确实是惊叹不已。语言文字及其演变,它呈现着历史的脉络,汇聚着民族的智慧,也彰显着一种文化的品质。语言文字的传播是文化传播当中最直接、最便利也最有效的途径。我们汉语文字可以说是意韵深长,在世界的文字宝库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我们从中文的语言文字入手,来发掘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内涵,对于增强文化自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到大数据的时代,充分应用互联网的传播技术,以中文的语言文字为载体,推进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播,这对于增强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势在必行。
        当前,我们是不是需要做好以下这样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增强政治意识,加强以中文为基础的网络主流舆论阵地建设。在互联网高速发展及其对信息传播的革命性改造的历史背景下,高度重视和运用网络舆论的导向作用,加强网络主流舆论阵地建设和网络文化建设,通过增强网络舆论的引导权、主动权,来让网络释放更多的正能量,是巩固和强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的文化自信的必然选择。当前我们尤其要依托移动智能终端与自媒体等平台,构建网络一体化的传播体系,让传统媒体的权威性和新媒体的便捷性高度融合,实现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在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文化发展范式中来加强主流舆论阵地建设。
        第二,加强自主技术的创新,整合网络资源。掌握互联网发展的主动权、话语权,争取在某些领域、某些方面实现弯道超车。从之前发展的情况看,由于种种的原因,中文在互联网基础资源和话语权方面都不占主导。正如总书记所强调的,说互联网核心技术是我们最大的命门,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我们最大的隐患。所以,我们要在互联网上来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那么就要求我们在互联网创新能力、基础设施建设、信息资源共享以及产业实力等方面抓住机遇,迎难而上,缩小差距。
        第三,优化传播方式,增强以中文为基础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认同。牢固的文化认同是坚实的文化自信的基础,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的文化强国,就要发挥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优势,加强网络内容的创新,着力打造范围广、力度强、时效快、多层次的全方位立体化中国的话语体系。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弘扬主旋律,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不断的提升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亲和力、感召力,从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同志们,网络化开启民智,提升人们的素质和能力,由信息流所带动的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意识流,这五流交汇正在形成当代文化发展的新动力。希望我们能够抓住机遇,以新动力开拓新空间,做好中文域名的推广,推动中文畅行网络世界,推动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繁荣发展。
        我就谈这些,请大家指教,谢谢。